学子生活西行漫记

 

作者简介

电技卓刘新宇。

从小对前苏联怀有浓厚兴趣的我,一直渴望有机会踏上俄罗斯的广袤土地,渴望前往遥远的莫斯科,看一看美丽的红场,看一看那个令人神往的地方。

利用暑假时间,我对俄罗斯进行了十多天的游历。两个多月过去了,我还清晰记得每一个细节,我记得乘车穿越西伯利亚的奇幻之旅、如同地下艺术长廊的地铁站、莫斯科河畔夜晚的灯火辉煌,还有那无法抹去的苏维埃印记和红色基因。

同行的张一石同学,高中兄弟班的挚友,“环球时政”选修课初次相识,又考入同一所大学,同样都是“苏粉”,一路上有着聊不完的话题。

7月20日晚十一时从北京出发,向东北行进,22日清晨到达满洲里,靠近国境线。

从满洲里出境,到达俄罗斯边陲小镇后贝加尔斯克,这里天高云淡,远离了繁华街市的喧嚣,只有边疆独特的安宁和静谧。

下午,列车离开国境线,开始向西行进。虽然前一天晚上只睡了两个多小时,此刻的我却没有任何睡意,因为我意识到这注定是一场奇幻之旅。我凝望窗外,驻足良久,望着那一望无际的大戈壁,希望把这里的一草一木都铭刻在脑海里。

窗外

风景

次日清早,天色阴沉,下着小雨,远方一片白茫茫的水面若隐若现,逐渐清晰。没错,这就是美丽的贝加尔湖。沿湖行驶六个小时,傍晚时分,列车绕过贝加尔湖南端,抵达伊尔库茨克,在这里告别了中文流利、和蔼可亲的俄罗斯女教师,又迎来了一位形似“川普”、风趣幽默的大叔,刚刚见面就同我们亲切交流,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下车时,还挥手向我们告别。诚然,我知道一路上遇见的许多人今生都不会再见,但既然相遇,便是一种缘分。

相遇是一种缘分。

列车飞驰在广袤无边的西伯利亚大草原上,穿过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跨过叶尼塞河、鄂毕河、卡马河、伏尔加河,一路向西,沿途的景象壮丽无比。列车越来越快,白天越来越长,其中一天跨越了两个时区,一路追逐着太阳,晚上十一时天空尚有光亮,全然如同梦境一般。六天六夜、九千多公里的行程,长达数小时的无服务,只有途径稍大一些的小镇时才勉强有些信号。然而我却丝毫不觉得厌倦。窗外的景观不停地变化,从戈壁到草原,从丘陵到山区,还有数不尽的小溪和河流。

人类的聚居地就像汪洋中的小岛一样,时而出现一座小山村,原始却独具特色的小木屋,每户人家都有一个小院,内有花草树木,甚至还有娱乐设施。在城市生活久了,我们会认为这里的生活原始而艰苦,却无法体会当地居民独有的舒适和快乐。

山村

木屋

列车上的第五天,抵达叶卡捷琳堡,这里位于乌拉尔山脉东麓,穿过乌拉尔山到达彼尔姆,由此进入欧洲。次日上午抵达弗拉基米尔,此时距离目的地只有一站之遥了。

下午抵达莫斯科。踏上莫斯科土地那一瞬间,我竟然有种教徒跋山涉水、不远万里来朝圣的感觉,喜悦而又崇敬。

神圣的红场

告别了同厢的几位朋友,稍事安顿,第一时间来到神圣的红场,天色将晚,夕阳下的克里姆林宫壮丽辉煌,“古姆”百货商场亮起了彩灯,古老而美丽的圣瓦西里大教堂安详地矗立在红场南端,与北面雄伟壮观的国家历史博物馆遥相辉映。列宁墓和无名烈士墓的长明火更添一分庄严肃穆。这就是那个见证了一个社会主义大国的兴衰、令全世界无产者无比憧憬和向往的地方。她不像天安门广场那样宽广、工整,却无比庄严而神圣,令人肃然起敬。

列宁墓圣瓦西里大教堂

“古姆”国营百货商场克里姆林宫国家历史博物馆

之后的几天,我们多次来到红场,瞻仰了列宁遗容,参观了克里姆林宫。列宁墓背后就是红场墓园,都是熟悉的名字,包括苏联党政领导人斯大林、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捷尔任斯基、苏斯洛夫、乌斯季诺夫、日丹诺夫,苏联名将朱可夫、布琼尼、科涅夫、铁木辛哥、梅列茨科夫、华西列夫斯基、罗科索夫斯基,军事家伏龙芝,航天员加加林,大文豪高尔基……无名烈士墓旁安放着十三座英雄城市的泥土(莫斯科、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图拉、基辅、刻赤、敖德萨、明斯克、布列斯特要塞、塞瓦斯托波尔、摩尔曼斯克、斯摩棱斯克、新罗西斯克)。

思绪回到年,德国法西斯兵临莫斯科城下,甚至用望远镜就能看见红场上空的红星。然而就是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斯大林依然留在莫斯科,与首都军民一起捍卫祖国。十月革命纪念日到来了,苏联依旧举行了盛大阅兵。那天下着大雪,红场一片白茫茫,斯大林发表了激昂豪迈的演说,受阅官兵高呼“乌拉”,精神抖擞地通过列宁墓后,直接开赴前线。斯大林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没有作声,在他冷峻的外表下面,有一颗炽热的心,足以摧毁一切侵略者的洪流。

甫抵莫斯科当晚,专程前往苏共中央大楼旧址“凭吊”,抚今追昔,感慨万千。苏共在她只有二十多万党员时,取得了革命胜利、夺取了政权;在她拥有二百多万党员时,战胜了最凶悍的敌人法西斯侵略者;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强大的政党,却在她拥有两千多万党员时,丧失了政权。而更为可悲的是,当苏联国旗在克里姆林宫上空徐徐降落时,全国人民若无其事;当苏共中央大楼被查封时,曾经的党员没有一个站出来。苏联亡党亡国的惨痛教训值得我们永远深思和铭记。

在莫斯科,最为强烈的视觉震撼就是那无处不在的苏联印记。无论是红场上扮成列宁、斯大林的合影者,还是阿尔巴特街礼品店琳琅满目的苏维埃纪念品,无论是政府大楼上依旧悬挂的镰刀锤头,还是街头矗立的列宁像,无不诉说着当年的辉煌。

在莫斯科,最为强烈的视觉震撼就是那无处不在的苏联印记。无论是红场上扮成列宁、斯大林的合影者,还是阿尔巴特街礼品店琳琅满目的苏维埃纪念品,无论是政府大楼上依旧悬挂的镰刀锤头,还是街头矗立的列宁像,无不诉说着当年的辉煌。

地铁“斯摩棱斯克站”

新圣女公墓,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公墓之一,整座公墓没有一丝阴沉、压抑的感觉,相反,熟悉的名字、栩栩如生的雕塑,活灵活现,充满了人文气息,仿佛逝者并没有离去。旁边就是新圣女修道院,一派安宁祥和景象。在这里长眠的都是俄国近现代史上的杰出人物,包括叶利钦、赫鲁晓夫、莫洛托夫、米高扬、卡冈诺维奇、列别德、奥斯特洛夫斯基、契诃夫、果戈里,还有许多苏联党政人员、将军、飞行员,以及文学艺术领域的名家大师。

叶利钦

王明

赫鲁晓夫

位于麻雀山下的罗蒙诺索夫国立莫斯科大学,第一眼就被她的雄奇壮丽所深深震撼。她是著名的“七姐妹”之一,典型的斯大林建筑风格。年,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期间,就是在这里亲切接见了中国留学生,提出了对青年学子的殷殷嘱托:“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位于俯首山下的胜利公园,卫国战争胜利的象征。广场中央,三棱军刺造型的巨型纪念碑直插云天,分外醒目,一百多米长的浮雕精美无比。

苏联卫国战争纪念馆坐落在广场一侧。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和中国分别作为欧洲和亚洲的主战场,相互配合,共同支撑起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全俄展览中心(原国民经济成就展览馆)。金光闪闪的镰刀锤头、赫然醒目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名称、高大的列宁像、高举麦穗的男女社员,不远处就是前苏联的著名雕塑《工人与集体农庄女庄员》。那个强盛的时代过去了,但也从来没有过去。她的印记没有被抹去,也不可能被抹去。

还有俄罗斯外交部、白宫,以及卢比扬卡——克格勃所在地,都有着道不尽的历史。

俄罗斯外交部

白宫(俄政府大厦)

“卢比扬卡”

7月31日。夜幕降临了,最后一次来到红场。真的是意犹未尽、依依不舍,最后望一望那颗常年闪烁的红星,转身离去。夜里启程离开莫斯科,前往圣彼得堡。

位于波罗的海沿岸的圣彼得堡是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其城市面貌最大特点是古朴典雅,极少见到现代式建筑。许多建筑都很有年代了。虽然这里十分寒冷,但当地人民的热情足以温暖远方游人的心。

来到这里的第二天,前往冬宫,精美的巴洛克风格令人叹为观止。游览冬宫可以说是件体力活,数不尽的房间风格各异,珍藏着无数奇珍异宝。

离开冬宫,前往涅瓦河畔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一百多年前,正是从这里发出了攻打冬宫的炮声。一百多年过去,她就这样默默停泊,作为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象征供人瞻仰。

这里是涅瓦河汇入波罗的海的地方,靠近芬兰湾,河面十分宽广,今年六月份习近平主席与普京总统就是在这里泛舟,亲切交谈。搭配沿途的古典建筑、远方的港口、夕阳的余光,还有那两尊清朝时期被抢夺的石狮子,从北京来的遥远的涅瓦河畔,默默矗立了一百多年,遥望远方,仿佛也在渴望回到祖国的怀抱。

次日由圣彼得堡返回莫斯科,即将踏上归途。8月3日上午,飞机从莫斯科谢列梅捷沃国际机场起飞,中转努尔苏丹,4日凌晨抵达北京。在机场度过了最后一个晚上,我一夜不曾合眼,细细回味这难忘的旅程,思绪万千。

俄罗斯是一个有着深厚底蕴的伟大国家,他们对历史的重视和传承达到了令人惊叹的地步。数不尽的博物馆、纪念馆、纪念公园。在街头、在车站、在走廊、在各种并不起眼的角落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又一个历史人物的雕像。库尔斯克站、斯摩棱斯克站、谢苗诺夫站、马雅可夫斯基站,多数车站和街道都是用城市和历史人物来命名的,此外还有少先队站、共青团站、游击队站、赤卫队站、镰刀锤头站、无产阶级站、马克思主义站,曾经社会主义大国的红色基因丝毫没有褪去。

这里的人民十分友好,还记得第一次坐地铁时,由于不懂规则站错了位置,当地乘客友好地指出了我们的错误,还不忘提醒我们看护好随身物品。热情好客的女店主,英语蹩脚、造成巨大笑话和尴尬的卫兵,还有路上的汽车,虽然有时驾驶很猛,但只要见到行人,他们一定停车让路,即使为此耽误了行程,也丝毫不会怪罪。穿着苏维埃标志的衣服走在莫斯科大街上,无数次引来路人的注目,甚至不乏主动握手、合影的人,就连克里姆林宫的卫兵见了都露出亲切的笑容。这一切,无不表达出俄罗斯人民的热情和友好。

中俄两国友谊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民意基础。曾几何时,俄语是我国的第一外语,苏联、莫斯科、红场是无数中国人无比向往的地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静静的顿河》《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等文学作品深刻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喀秋莎》《山楂树》《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经典曲目传唱至今,有多少老人回忆起那个年代依然会热泪盈眶。苏联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遗产,不是看得见的建设成果,也不是看不见的经验教训,而是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这份情结处于灵魂深处,足以令人泪目。苏联解体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旗由中国接过,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展现出无比光明的前景。

苏联不在了,但令我们欣慰的是,她的印记并没有消失,随着俄罗斯国内历史反思潮的出现,越来越多人民在怀念那个火红的年代。有着强国的基因,有着深厚的底蕴,相信俄罗斯人民一定能够在发展振兴的道路上再创辉煌。

今年是中俄建交七十周年。今年六月,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决定将两国关系提升为“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两国密切合作,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的重大问题上相互支持,坚定支持对方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坚定支持对方发展振兴,一定能够在新时代共同发展。

再见了,富饶而美丽的俄罗斯,第一次出国就选择了最为友好的邻居,这次难忘的旅程我永远不会忘记。

摄影

刘新宇

文稿

刘新宇

排版

郭若雨

监制

张琳









































白癜风治疗最新方法
白癜风治愈会复发吗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hscone.net/xttz/84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