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养生方药与中医治未病

 

中医“治未病”是中医养生保健的特色和优势,是中医健康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治未病”理念早在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此后,“治未病”的思想经过历代医家的发展与完善,成为中医药理论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逐步构成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理论体系,并形成了独具特色、丰富多样的技术方法。药食同源养生方药是“治未病”的重要举措之一,即采用药食同源饮食保养身体,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预防疾病、延缓衰老。

未病先防。通过药食同源养生方药,可以未病先防,提高机体免疫力。合理安排饮食,可保证机体的营养供给,使五脏功能旺盛,气血充实,提高适应自然界变化的应变能力,增强抵御外邪的力量。中医多以“谷气”“水谷精气”“精气”“气味”称食物的物质成分。只有“正气存内”,才能“邪不可干”。而药食同源的食物发挥了特异性作用,可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如葱白、生姜、芫荽可预防感冒,绿豆汤防暑,山楂降脂并预防动脉硬化,大蒜杀菌可防治呼吸道感染和胃肠感染等,枸杞猪肝汤预防夜盲症,海带鲫鱼汤预防甲状腺肿大,番薯玉米羹预防脚气病等。《黄帝内经》认为,口渴时服兰草汤,可以阻截消渴病的发生。后世医籍不乏其例,如天麻肉片汤防中风,龙眼粥、柏子仁炖猪心预防老年性痴呆等。

既病防变。疾病的发展都有其规律可循,药食同源养生方药作为重要的辅助治疗,根据其传变规律,辨证论治可防止其传变。根据叶天士“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的预防思想,可使已病脏腑功能增强,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如患者在感受温热病邪时,服用养阴生津之品,如二参粥、沙参玉竹粥、梨汁粥、橄榄茶、牛奶滋补粥等,可防止阴液耗伤,发生肺肾阴虚或肝肾阴虚之变。所以药食同源养生方药对减缓疾病的发展和防止疾病的传变有着重要意义。

瘥后防复。近年来随着疾病谱的改变,慢性病的比例不断增加,复发率亦随之增高。如瘥后再加以药食同源之品调养,对巩固疗效及防止复发有显著效果。如丹参粥、首乌大枣汤、桑葚茶等对预防高血压病、心绞痛、中风等复发有一定效果。当归生姜羊肉汤可用于防止虚寒所致的产后恶露不净、腹中绞痛等。

体质学说与治未病理论的有机结合是中医整体辨证与个性化的养生保健理论相结合的体现,是“三因治宜”原则中“因人治宜”原则在预防、营养医学领域具体应用的体现。目前对非病状态下的正常体质与偏颇体质,大致可归纳为平和体质、气虚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瘀血体质、气郁体质、特禀体质9种类型。体质辨识是实施药食同源养生方药的基础。王琦提出:“体质可分,体病相关,体质可调”,并提出个体化诊疗,即结合个体体质防治未病、体质和证结合辨未病、辨别体质施食治未病。

每个人的体质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也具有一定范围内的动态可变性、可调性。正因为体质的相对可变性、可调性,才使体质养生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通过调养,可使体质向好的方面转化。根据体质施以药食同源养生方药就是顺应体质的稳定性,优化体质的特点,改善体质不好的变化和明显的偏颇。体质作为一种生命现象,在正常人群中,大致分为9类。

平和体质:机能协调,七情适度。平和体质是一种身体和谐、自稳能力强的体质。拥有这种体质的人,身体不一定结实强壮,甚至可能还有些气血不足、血压偏低,脉搏也不是很有力,但是脏腑、气血很和谐,七情适度。平和体质通常表现为情绪稳定,生活规律,体重波动小等;得病少,对于环境和气候的变化适应能力比较强;生病以后,对洽疗的反应敏感,好治,自我康复能力强。平和体质的养生原则是勿伤勿扰,顺其自然,膳食平衡,按时令安排膳食。春宜升补,食性宜清轻升发,宜多食蔬菜,如菠菜、韭菜、芹菜、春笋、荠菜等轻灵宣透、清温平淡的蔬菜;夏宜清补,应选用清热解暑、清淡芳香之品,如金银花、菊花、芦根、绿豆、西瓜、番茄、菠萝、冬瓜、苦瓜、黄瓜、生菜、豆芽等,以清热祛暑;秋宜平补,宜选用寒温偏性不明显的平性药食,同时,因秋风劲急,气候干燥,宜食用濡润类食物以保护阴津,如沙参、麦门冬、火麻仁、阿胶、甘草、鱼虾、家畜、家禽等,不宜吃大寒大热的食物;冬宜温补,选用温热助阳之品,如生姜、肉桂、胡椒、羊肉、牛肉、鹿脯、枣、鳝鱼、鳖等温补药食。

气虚体质:气力不足,容易过敏。气虚体质主要表现为脾胃功能弱,气息轻浅,语声低怯,肌肉松弛,四肢乏力,慵懒疲劳,排便无力,内脏下垂,血压偏低,头晕,白带偏多,月经淋漓不畅,经血色淡等。气虚体质的人还常见多汗、容易感冒、皮肤容易过敏、经常打喷嚏等现象。气虚体质养生的原则是补脾、健脾。甜味入脾,多吃补气益气、易消化、性平味甘的食物,如大枣、山药、龙眼肉、莲子、薏苡仁、芡实、黄芪、党参、白扁豆、粳米等;忌食生冷性凉、油腻厚味等耗伤脾胃的食物,如西瓜、香瓜、水梨、香蕉、黄瓜、苦瓜、空心菜、茭白、笋、蚌类等。

阳虚体质:火力不足,畏寒怕冷。阳虚体质通常表现为精神不振、消沉,容易筋骨关节疼痛僵硬、痛经、月经推后、不育不孕、水肿、畏寒怕冷以及得各种痛证等,也会使新陈代谢不畅通,出现肥胖、多囊卵巢、糖脂代谢紊乱等一系列代谢性疾病。阳虚体质的养生原则是勿伤阳气、温化水湿、畅通气血。饮食调养适宜食用栗子、虾、橄榄、猪脊骨、萝卜。霜降时,阳虚体质可以适量进补,要遵循轻补、温补的原则。除了要增加酸味以外,还要增加点咸味以养肝肾,咸味的食物有豆类、猪肉、猪腰、墨鱼等,可以加少量肉桂、八角等热性调料来炖煮。酸味食物有山楂、奶酪、橄榄、苹果等,山楂可以用来煮汤或炖肉,解油腻,润秋燥。脾胃阳虚的人,要在大餐之后吃点萝卜、青菜,防止虚火内蕴阴虚体质:烦热躁动,口干口苦。阴虚体质常见不润燥涩、内热上火,形体瘦削、皮肤干燥、五心烦热、口干、尿少尿黄、大便干结等。

阴虚体质的养生原则是养阴降火、滋补肝肾,应多食滋补肾阴的食物,如黑芝麻、糯米、绿豆、龟、海参、鸭肉、百合、银耳、鸡蛋、蜂蜜、燕窝、豆腐、黑豆、甘蔗、梨、小米、黄瓜、猪蹄、鹅肉等。忌食少食性温燥烈之品,不适宜吃韭菜、辣椒、葱、蒜、葵花子、羊肉、狗肉、麻辣香锅等食物和调味品。阴虚体质的人平素应避免熬夜,避免精神过度紧张、情绪过激,以免损耗阴血。水是体内各种营养物质的载体,直接参与新陈代谢,阴虚者应注意充分饮水,每天约毫升,少喝含糖饮料。

痰湿体质:怠惰沉重,容易发胖。痰湿体质的人多表现为脾虚,容易导致痰湿泛溢肌肤、肌肉,使人发胖、白带量多、下肢肿胀沉重等。痰湿体质的养生原则是健脾祛湿,适宜食用山药、薏苡仁、槟榔、佛手、芥菜、韭菜、香椿、辣椒、大蒜、葱、生姜、木瓜、白萝卜、荸荠、紫菜、洋葱、白果、大枣、白扁豆、红小豆、蚕豆、卷心菜、冬瓜仁、牛肉、羊肉、狗肉、鸡肉、鲢鱼、鳟鱼、带鱼、杏子、荔枝、柠檬、樱桃、杨梅等。此外,杏仁霜、莲藕粉、茯苓饼对该体质者也是不错的食补选择。不宜多吃肥甘油腻、酸涩的食物,如石榴、柚子、饴糖、枇杷、砂糖等,还应限制食盐的摄入。

湿热体质:又湿又热,排泄不畅。湿热体质通常是由于各种先天后天因素导致的肝胆、脾胃功能相对不畅,肝胆郁结化热,脾胃积滞化湿,湿热熏蒸而形成的。表现为口臭、汗臭、汗液发黄、皮肤油腻、容易感染化脓,小便黄、大便臭,下体外阴异味大,白带色黄,口苦,烦躁易怒等。湿热体质的养生原则是疏肝利胆,宜食祛湿食物如绿豆、冬瓜、丝瓜、赤小豆、西瓜、绿茶、花茶等。忌食甜食、甘甜饮料、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八角、葱等)、酒、肥甘厚味。

瘀血体质:面色晦暗,易生肿瘤。瘀血体质容易产生各种以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而且疼痛较为持久、位置固定,如偏头痛、痛经、胃痛、痹证等,且疼痛聚集、瘀滞时间久了还会生肿瘤包块,比如全身各种良性或恶性肿瘤。瘀血体质的养生原则是疏肝活血,食疗宜多食活血、行气、生血类食物,如红枣、桃仁、木耳、山楂、木瓜、杧果、黄豆、香菇、茄子、油菜、黑豆、海藻、海带、萝卜、橙子、柚子、李子、葡萄酒、红糖等;少吃胀气、油腻类食物,如油炸食品、糯米、甜品、肥肉等。此外,饮花果茶有利于活血化瘀。

气郁体质:气机不顺,情绪郁结。气郁体质是肝脏的疏泄条达功能相对不足造成的。常见表现为胃脘、胸腹、胁肋、乳房等部位的胀满疼痛。气郁体质的养生原则是疏肝理气、补益肝血,应选用具有理气解郁、调理脾胃功能的食物,如大麦、荞麦、高粱、刀豆、蘑菇、豆豉、苦瓜、萝卜、洋葱、菊花、玫瑰、青椒、芹菜、茉莉、生姜、山楂、陈皮以及佛手、橙子、柑皮、韭菜、茴香菜、大蒜、火腿、高粱皮、香橼等具有行气作用的食物。少食收敛酸涩之物,如乌梅、南瓜、泡菜、石榴、青梅、杨梅、草莓、阳桃、酸枣、李子、柠檬等。忌食奶油、肥肉、糯米等肥腻食物。亦不可多食冰冷食品,如雪糕、冰激凌、冰冻饮料等。

特禀体质:先天禀赋不足,以生理缺陷、过敏反应等为主要特征。特禀体质常见表现为过敏质者常见哮喘、风团咽痒、鼻塞、喷嚏等;患遗传性疾病者有垂直遗传、先天性、家族性特征;患胎传性疾病者具有母体影响胎儿个体生长发育及相关疾病特征。特禀体质的养生原则是益气固表温补肺脾肾。避免食用各种致敏食物,减少发作机会。饮食调养要因时因人因地,并结合过敏原。选用性质平和、清淡、温补类食物及补养肺气的食材,可降低过敏的发生。常用药物有黄芪、白术、荆芥、防风、蝉蜕、乌梅、益母草、当归、生地、黄芩、丹皮等。饮食宜清淡、均衡,粗细搭配适当,荤素配伍合理。少食荞麦(含致敏物质荞麦荧光素)、蚕豆、白扁豆、牛肉、鹅肉、鲤鱼、虾、蟹、茄子、酒、辣椒等,更应避免腥膻发物及含致敏物质的食物,减少发作机会。避免接触致敏物质,如尘螨、花粉、油漆等。居室应通风良好,保持室内清洁,被褥、床单要经常洗晒。不宜养宠物,以免对动物皮毛过敏。起居应有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积极参加各种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摘录自药食同源养生方药集萃主编:乔铁梁可马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hscone.net/zwwh/113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