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果肉我啃核,家长因买芒果引发争议

 

又到了盛产水果的季节,但可能很多朋友发现,价格似乎没有便宜多少。很多条件普通的家长,顾及到学生的喜好和实际情况,选择比以往少买一些。

令人想不到的是,有位女家长就因为这件事,在网上引发了不少探讨。关于父母的付出和子女的感恩之间,到底应该用什么做标准呢?

“你吃果肉我啃核”,女家长因买芒果引发争议

在笔者上学的时候,大多数家庭还处在物质条件不太好的时期,从小就被家长教育“要知道节省”。那时学生们无论吃的、用的都比较有限。

很多同学是快要小学毕业时,才吃到芒果。现在的学生所处的环境早已不同,这类东西还算挺常见的。不过,家庭困难的情况也客观存在。

有位自称条件不好的女家长,自己舍不得吃也还是给学生买了点,并且让学生吃果肉,自己却捡起了果核。

(仅为网络图片)

她将这段经历发在网上,本是想要“歌颂”家长的付出,有一种“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感觉。其实这在以前的教育思维里,还是很常见的。

不过,很多家长可能还没有意识到,学生的思想和家庭教育的观念,也在默默发生着变化。这样的举动反而引发了不少的争议。

很多网友觉得家长是在“卖惨”:请收起“自我感动”吧

或许在这位女家长的眼里,自己这样做显得很在意学生,也更容易培养出孝顺的品质。但更多的人已经转变了思考方式,体会到这种行为给子女带去的“负担”。

有位毕业生说出自己的经历,他上学时就是在类似的家庭教育方式下长大的,可自己却陷入这样一种状态:即使有份好工作、好收入,可稍微买点好东西就会愧疚。

这样的同学还真不少,家长可能从小就在耳边告诉自己:“我这么辛苦全是为了你”。但学生的苦恼和压力却难以表达,考试时要背负“考不好就对不起家长培养”的负担。

工作后明明有条件,也“不敢”享受靠自己的勤奋换来的成果。所以,很多网友觉得,家长请收起“你吃果肉我啃核”带来的自我感动吧。

为子女提供经济基础是我们身为家长的基本责任,如果家长能力很有限,需要理性面对。一些东西真的超出家长承受范围的话,不妨少买或不买。

要是经常做出上面的那种举动,其实很可能是忽略学生真实想法,进入“自我感动”的思维方式。很多同学表示,面对这种行为,自己吃完反而更难过。

更有一些网友认为,家长这样的教育方式,是另一种形式的“卖惨”。实际上这可能是培养学生过程中的“惰性”思维。

因为当学生们不得不接受这种“付出”,以后一旦成绩不理想,或者在某些问题上没有听话,家长可能就很自然地觉得他们“不懂事”,而不是用更正面的教育方式来引导子女。

可怜天下父母心,但家长总把“付出感”挂在嘴边,可能起到反作用

其实大家质疑这位女家长的举动,并不等于质疑母爱,更不是说让学生们无视家长的苦心。站在子女的角度,我们需要体谅家长的不易,学会珍惜。

但作为家长本人的话,假如非要子女对自己“感恩”,那就是另一回事了。有位从教多年的老师曾跟笔者说过:“付出感”是破坏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个道理放在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关系里,也同样适用。虽然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家长对子女的那种关爱,可能是学生们无法等同的。

但如果我们总是把“付出感”挂在嘴边,总是给学生们带去不必要的压力,可能会起到反作用。正如前面那位毕业生提到的,自己再优秀、条件再好,也很难学会放松。

笔者认为,相比让子女牢记自己的“付出”,培养他们对家长的信任、对生活的热爱,才是更重要的吧。

而且,当家长不再向学生索取“感恩”,他们反而能感受到更多无条件的支持。在这种家庭环境下的同学,以后才更有可能成为能力出色,同时又感激父母的人。

对于这位家长的行为你有何见解呢?(图片源自网络)

#百度好学知识节#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hscone.net/zwwh/139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