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暖洋洋晒出攀枝花的乡村振兴路

 

「本文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成都1月10日消息(记者昌思荣王颖)攀枝花,位于四川省最南端,是我国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这里四季温暖如春,瓜果飘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声名远扬的阳光之城,康养圣地。攀枝花,又名木棉花,盛开时叶片全部凋零,只有花朵尽情燃烧在枝头,坚韧不拔,热情张扬。

“花是一座城,城是一朵花”,从中国三线建设历史中破浪而来的攀枝花拥有强大的创新力。如今站在“十四五”规划的新起点上,不仅牢牢守住脱贫攻坚的胜利果实,更是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擘画乡村振兴新蓝图。

木棉花恣意盛放(央广网记者昌思荣摄)

“售卖”冬日暖阳壮大集体经济交出乡村振兴新答卷

冬日清晨的阳光,散漫地洒在静谧的村庄里,在一幢幢小洋楼的屋顶上投出斑驳的光影。天空蓝的明媚而不失柔和,缤纷的花朵吐露芬芳,各自美丽。“吱呀”一声,谁家的院门打开了,紧接着远处传来几声鸡鸣和狗吠,缓缓揭开崭新一天的序幕。如今,这个建在半山腰的小山村早已脱胎换骨,曾经的模样也被尘封在旧时的光阴中。

清晨的阿署达村(央广网记者昌思荣摄)

阿署达村,位于攀枝花市东区银江镇,以前这里交通不便,产业单一,无村集体经济,长期戴着贫困村的“帽子”。而鲍进芝便是从小在这个村庄长大的,贫穷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贫穷也成为她改变的动力。

“那时候真的是太穷了!”鲍进芝回忆道,“进城只有一条泥泞的小路,没有车,村民们只能靠走路,跑一趟就要花去大半天的时间。”

曾经的阿署达村,交通闭塞,严重缺水,村民们只能靠卖菜艰难维持生计。而许多生活物资都需要依靠外面的救济,生活格外贫困。

“小时候最向往的就是城里的小笼包子,还有带花的发卡”鲍进芝告诉记者,“每次父母去卖菜的时候,都要叮嘱他们给自己带小笼包子和发卡回来”。

鲍进芝接受采访(央广网记者昌思荣摄)

童年记忆里的家乡破败寂寥,贫穷与落后让原本风景如画、阳光灿烂的小山村始终笼罩在雾蒙蒙的阴霾里,隐没在高山中恍若与世隔绝,无人问津。鲍进芝常常会站在村子里那棵古老的大树下眺望远方,随着自己慢慢长大,想要逃离这片土地的想法也越来越强烈。

“当时就下定决心,一定要离开这里,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于是从初中开始,鲍进芝就离开了家乡,大学毕业后更是远赴日本留学。这一步步的远离,带着日积月累的决心和义无反顾的勇气。原本以为只要离开,就能彻底摆脱那贫穷的小山村,站上更好的人生舞台。可每当夜深人静时,看着大都市的车水马龙和霓虹闪烁,内心深处对家乡的记挂和思念愈加清晰,这种牵绊犹如一张细密的网,紧紧拉扯着鲍进芝的心。

“那时候心里很不是滋味,我时常在想,为什么自己的家乡要一直贫穷下去?为什么我的家乡人不能过上更好的生活?这种不甘的念头,一日日在我心底肆意生长,最终我下定了决心,那就是回去,彻底改变它!。”

年,鲍进芝留学归来,她没有选择曾无比向往的大城市,毅然决然返回家乡并通过考试担任了阿署达村党支部副书记一职,随后于年高票当选村委会主任。在这一头扎进村里大事小事的几年时间里,鲍进芝清晰地感知着家乡发展的点滴脉动,与村干部们一起,带领其他返乡年轻人,组建团队,全身心投入到发展壮大乡村集体经济的浪潮之中。

鲍进芝在阿署达村(央广网记者昌思荣摄)

“发展集体经济是势在必行的,只有全村人团结起来,才能凝聚力量谋求发展。”这是鲍进芝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年阿署达村开始探索转型之路,摸索出“农文旅”三位一体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康养旅游产业。截至年,产业生产总值达余万元,村可支配集体经济达到余万元,人均收入元,全村农户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等十余项荣誉称号。

近年来,在鲍进芝的带领下,阿署达大力盘活资产,充分利用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创建了自己的乡村旅游文化品牌——“故事里”。村里多名村民,人人都是股东。现在,“故事里”品牌已经涵盖了康养酒店、精品民宿、涵管小屋、星空露营地等项目,累计建成康养接待床位余个,为来攀枝花享受冬日暖阳的康养游客提供度假、休闲、餐饮、住宿等综合性服务,初步形成以“故事里”乡村旅游文化品牌为核心的康养产业体系。

“冬天的攀枝花太安逸了,而我们阿署达更是阳光灿烂,一到冬天就有很多人来我们这里‘烤’太阳。”鲍进芝乐呵呵地说道:“这不,我不光带回来一位韩国丈夫,连我远在首尔的公婆来过一次后,都想要在这里定居呢!”

光影里的阿署达村(央广网记者昌思荣摄)

为提升乡村旅游和康养产业聚集效应,今年阿署达村还带动广大农户利用自家闲置房屋发展产业,打造“乡村民宿示范点”,建成一批兼具地方民族特色和现代化舒适便捷体验的特色乡村民宿酒店,并大力发展当地特色饮食文化,将美食美景融为一体,打造乡村旅游的新亮点。在示范效应带动下,周边农户纷纷将闲置房屋进行改造利用,先后打造“慢时光客栈”、“小酒馆”等特色民宿20余个,形成康养和乡村旅游接待聚集区,带动农户年人均增收0元以上。

阳光与暖冬让阿署达村成为抢手的香饽饽,成熟完善的康养文旅产业,更是为其助力赋能。“故事里”的故事仍在继续,阿署达村还有一个小目标——建成全国知名的明星村。在后续建设中,深入挖掘民族文化,推进非遗项目申报,将非遗文化搬上舞台,打造网红景点,培养村级网红主播……力争在“引流”的同时实现“引留”。

这个小目标其实并不“小”,阿署达村书写的,是一篇文旅融合、持续推动乡村振兴的“大文章”。

芒果树变“摇钱树“现代农业园区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当走进混撒拉村,映入眼帘的是漫山遍野的芒果林,如果赶上芒果丰收的时节,那更是一幅壮观的景象。即使在冬季,混撒拉的果园里依旧瓜果飘香,杨桃、蜜桔、柑橘等水果沉甸甸地挂满枝头,一派欣欣向荣的繁盛之景。

冬日的混撒拉村果园瓜果飘香(央广网记者昌思荣摄)

混撒拉村位于攀枝花市仁和区大龙潭乡北部,以前是省级著名的贫困村,人均收入不到元。村民居住在破旧的茅草房、土坯房里,一下雨就会漏水。整个村靠种植粮食作为主要收入来源,收成不好的时候,村民只能吃麦麸、野菜……

“那时候村里穷啊,没有电,照明用的是松明子(山上的一种油柴),家庭条件好一点的才用得起煤油灯。交通极为不便,光是到仁和县城就要走四个多小时,家里有个鸡蛋都舍不得吃,要拿到城里去卖掉……”李德回忆起以前的艰苦岁月。

李德接受采访(央广网记者昌思荣摄)

为了摆脱贫困,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李德带领村里先后种植过蔬菜、西瓜、香蕉、石榴,搞过生猪养殖等产业,但均以失败告终。看着村子发展毫无起色,李德焦急万分,一筹莫展。正在这时,仁和区农办组织相关干部前往芒果产地云南省元江县考察。考察期间,李德发现元江县的气候、土壤等条件都跟攀枝花极为接近,并且攀枝花的光照条件更加适应芒果生长。他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能否在攀枝花也种植芒果呢?于是李德便开始学习芒果种植嫁接技巧以及种植技术。

回到混撒拉后,李德迫不及待地把从元江县带回来的两麻袋芒果种子种在自家的房前屋后,每天悉心照料。

“当时心理既忐忑又期待,既盼着这些小苗能为村子带来新的希望,又怕到头来还是一场空”,李德回想起当初的情景:“混撒拉村可再也经不起折腾了呀!”

幸运的是,年,经过精心培育的芒果树开始挂果,每棵树能产一百多斤果子,芒果一进入市场,很快便销售一空,供不应求。李德欣喜万分:“总算是找到出路了!”

当看到芒果带来的收益时,李德第一次产生了大规模种植芒果的念头,当他提出这个想法时,许多村民头却摇的如同拨浪鼓:

“一下投进去那么多钱,赔了咋办?”

“从来没种过,技术问题怎么解决?”

“这么多,种出来卖给谁呢?”

“咱们村的路不通,能不能运出去都是个问题!”

……

“当时提出建造集体果园的时候,很多村民、干部都是不同意的,后来我一共召开了三次党员大会,才把大家的思想工作做通。”李德告诉记者。

随后,集体果园建设正式启动。混撒拉村委会发动全村村民上山挖树坑、修灌溉管道,一个月的时间里共挖了多个树坑种植芒果。在夜以继日的劳动下,混撒拉村用两个月的时间就在亩荒山上建起一个相对标准化的芒果示范园。

李德在果园(央广网记者昌思荣摄)

目前混撒拉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园区,植保无人机、轨道运输机、小型果园开沟机和新型芒果支撑架等先进设备为果园的现代化发展保驾护航,并配有无线太阳能监控追溯系统、水肥一体化系统和高效节水灌溉系统。除此之外,园区内还建有两座气象站,用来实时监测并统计风速、雨量、温度、湿度等气象参数,以便传送到区农业大数据中心汇总分析。通过“两站四机三系统”的管理模式,园区已实现了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检测和统一销售。

在芒果种植上,园区全面使用果实套袋、食物诱剂、太阳能杀虫灯、虫情测报仪、孢子捕捉仪等绿色防控方式,化肥和农药使用实现负增长。目前园区已列入四川省芒果地理标志农产品核心保护区、省级有机农产品认证示范区。

混撒拉村芒果博物馆(央广网记者昌思荣摄)

园区使用果实套袋(央广网记者昌思荣摄)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园区芒果种植为混撒拉村村民带来了极高的经济效益。如今,全村90%的农户住进小洋楼,80%的家庭购买了小轿车。混撒拉村已经称为远近闻名的“别墅村”。

混撒拉村是攀枝花芒果的“发源地”,从“芒果树”到“摇钱树”,混撒拉村村民们用勤劳汗水和坚定信念逐步走出了一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农业农村现代化之路,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宏图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混撒拉村的“小洋楼”(央广网记者昌思荣摄)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而乡村振兴是未来整个中国社会发展最重要的任务。站在新的起点上,乡村振兴不仅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而且要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站在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巨大浪潮中,有无数像阿署达、混撒拉这样迈步走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小浪花”,用信念、决心、勇气和创造力凝聚起巨大的力量,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一往无前,稳步前行。

编辑:王颖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

热榜

长按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hscone.net/szhj/134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